第一百八十一节 壮哉,天雄军-《铁血铸新明》


    第(3/3)页

    高兴一晚上翻好几回,据说比朱元璋等帝王过的还滋润。

    杀人当然更不眨眼了,古人云:杀降不祥,蓝玉答:不祥个头。

    每攻下一城,先忙着抓给蒙古人当过差的汉奸,逮着就是一刀宰,行军路上抓了俘虏,嫌带着走累赘,也大都拉出去砍了。

    最瞠目结舌的就是洛阳会战,一支逃跑的蒙古军被他包围,白旗都挂出来了,蓝玉大手一挥:不许投降,就地消灭。

    更过分的当然就是捕鱼儿海战役后的那件事,凯旋回朝的路上,蓝大帅多灌了两壶庆功酒,晚上竟摸进了被俘的蒙古皇后的绣房。

    一番云雨后,蒙古皇后不堪凌辱,竟上吊而死……

    荒淫,残暴,禽兽不如,几百年来,多少道德夫子们摇头晃脑的骂。

    禽兽,外加在皇帝面前也敢嚣张,这样的跋扈将军谁家主子能容?

    最后遭罪灭门,貌似也再正常不过了,后世的军事爱好者说起此事,经常大叫自毁长城,可放在当时,道德夫子们就俩字评语:活该。

    但就是这个活该倒霉的“禽兽”,偏偏又干了许多道德夫子干不出的好事。

    比如洪都会战,蓝玉奉命率军截击敌增援部队,行军路上恰遇一群扶老携幼逃荒的难民。

    蓝玉当即下令,拿出军粮救济难民,让百姓们放开肚皮吃。

    亲卫弱弱的问句咱吃啥?蓝玉一瞪眼:一顿不吃你就打不了仗啦?

    结果,两千士兵的口粮被灾民们吃个精光,战士们饿着肚皮向敌人发起冲锋,大获全胜。

    再比如说纪律问题,都说蓝玉纵兵抢掠,可都忘了,他抢的全是王公贵族,平民百姓家从来不碰,谁碰就灭谁。

    某次一个救过蓝玉命的亲兵奸污民女,气的蓝玉大骂:没能耐的才欺负百姓家。拖出去剐了。

    积善院的设立更是功德无量,蓝玉军每到一处,都命人搜找战争中失去双亲的孤儿,设积善院集**养,每日三餐好吃好喝,并重金请先生教习读书识字。

    闲暇间,蓝玉常来积善院巡视,有敢克扣孩子伙食的一律重办,更常和孩子们一起玩耍取乐。

    每每此时,活泼泼的欢声总荡漾在蓝玉满是疤痕的脸上。

    笑语里的孩子们很难想到,眼前和蔼可亲的“蓝叔叔”,竟是战场上杀伐无情的死神。

    至于发战争财的事也值得一说,多少年来蓝玉抢的多,可花的更多。

    死难的将士遗孤,多年来几乎都由他出钱救济,供养成人。

    那场摧毁了整个蒙古帝国的捕鱼儿海之战,出征前蓝玉下令,查一查所有的十五万士兵,有尚未婚娶的赶紧给张罗着讨老婆成亲,钱不够我来拿。

    折腾完了方才上路,副将王弼不解,蓝玉长叹:此战九死一生,让弟兄们都给家里留个后吧。

    几百年前,十五万来自中原的汉人北征蒙古,然后是沙尘暴,狂风,骤雨,恶劣的草原环境,接着是断水,断粮,迷路,绝望。

    却没有乱,没有溃乱,只是一路咬牙走到最后。走到沉默的捕鱼儿海畔,然后是决战,不世奇功。

    追随他们的将士相信蓝玉,他或许残暴,或许荒淫,却带走了一颗跳动的心,追随他的目光,就追随住一个不死的魂。

    也许他不是一个好人,也许他最终的悲剧是恶有恶报。

    但是只有经过刀光血影的人才会懂:他是一个军人,负起天雄军的军魂。

    他的战刀,永远指向敌人的前沿。这些,道德夫子们不会懂,也懒得懂。

    所以道德夫子们就更不懂,为什么在大明朝立国后,这个禽兽还一次次上奏章要求北伐蒙古,他们说这叫“邀功贪战”。

    他们也不懂,为什么这个禽兽,会为了死难将士的抚恤金问题一次次在朝堂上咆哮,他们怀疑这禽兽在吃空额。

    他们同样不懂,为什么这个禽兽喜欢拿自家的钱出来救济人,他们说这是收买人心,肯定想造反……

    毫不夸张的说,蓝玉要干的事情,或许他秦浩明会干得更过分。

    “而本将,就想做天雄军的继任者蓝玉。”

    临到最后,秦浩明睁开眼突然一字一顿的对着众人说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