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节 进退两难-《铁血铸新明》


    第(3/3)页

    概因宁远大捷是明朝从抚顺失陷以来的第一个胜仗。

    故而有当时的兵部尚书王永光向天启皇帝盛赞袁崇焕的功绩,称:“辽左发难,各城望风奔溃,八年来贼始一挫。”的大胜仗。

    同时也是“遏十余万之强虏,振八九年之积颓”的一个大胜仗。

    明天启帝旨称:“此七八年来所绝无,深足为封疆吐气!”。

    之后才有崇祯把一切关外事权,悉以委之袁崇焕,遂有后者大言不惭的五年平辽之说。

    可惜的是,崇祯登基十一年以来,奇迹再也没有发生。

    直到秦浩明横空出世,数战数捷,杀敌万余,逞威于建奴。

    这也是为什么秦浩明以秀才之身,崇祯委以他从三品指挥同知,满朝文武没有他议的原因所在。

    元月十一日,合兵一处的多尔衮听完奕善和谭泰的报告,又惊又惧。

    惊的是大明军队除了天雄军,现在居然有第二支部队敢于主动和他们开战。

    惧的是竟然又损失三千余人,让他心里极为苦涩。

    从入关前的整整八万大军,七损八折,现如今满打满算不会超过五万五千人。

    此次可谓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仅战略目的没有达成,反而让明军打出威风。

    若是大明将士皆能战敢战,则大清岌岌可危矣!

    这次入关历时近半年,跟以往一样,特意挑选在春耕秋收的时节,辗转两千里,战果原本最为辉煌。

    自己的左翼军克三十六城,降六城,俘人畜十几万余;岳托和杜度的右翼军克十九城,降两城,俘人畜五六万余。

    可仅仅几次战斗,所有的成果毁于一旦,竟然落到进退两难的地步,真是气煞人也。

    必须赶紧拿下济南府劫掠一番,否则等到大明援军赶来,万事皆休。

    就是急切间联系不上城里细作,无从知晓济南府的具体动向,让多尔衮心神不宁。

    莫非,真让明狗打怕了不成?

    多尔衮摇摇头,不愿承认这个事实,一切,交给战场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