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名气又大了-《外科艺术家》
            
            
            
                
    第(2/3)页
    他感叹道:“咱科室,还是缺人才啊!”
    其实不仅是他科室缺人才,整个四院都缺人才,这是四院被挤压生存空间的大环境所致。
    马林暗道:“要是科室里,多几个像赵医生这样的就好了!”
    ……
    科室过道里。
    巩自厚和副主任常丽芳,凑在一起聊天。
    “听说了没?马主任和赵老他们,在急诊科做了一台手术……“
    “这事都已经在科里传开了。据说当时病人差点就送到市中心医院了!结果赵老用了一种改良的介入静脉取栓术式,效果非常好!直接就让病人脱离危险了!”
    “连这种手术都能拿下!赵老真牛啊!”
    类似的对话,在科室四处发生着。
    都在传赵医生有多厉害!
    团队会议室里。
    赵培儒在给自己的团队做总结。
    “小孟今天的表现不错,和我的配合熟练程度,比之前的几台手术要好一些了。”
    “小牧的数据记录工作,也详尽有序,值得表扬。”
    两个人受了赵培儒的表扬,受宠若惊。
    这两个年轻人底子都不差,稍加培养,都能变成得力助手。
    “小孟,你有几个技术手法,还需要提升。”
    “提升之后,才能跟上我的节奏。”
    孟祥有点惭愧,他也发现了,自己有好几次表现不佳,都拖了赵老师的后腿。
    必须得努力练习技术,跟上赵老师的节奏才行!
    “你在取栓,推入支架,操作球囊充气扩张的这几步,得这样改进……”
    赵培儒在技术手法上,比孟祥要高了几个档次,随便几句话,就能切中要害,让孟祥受益匪浅了。
    “而小牧,你的下一步发展方向,就是学会整理和分类数据,尝试着把复杂手术的数据整理成文章,以后你的方向,就朝着科研型人才发展。”
    赵培儒后面有几个任务,都是这个方向的,现在就需要引导、培养牧思思了。
    牧思思也连连点头!这是赵老师首次把她的发展方向给提出来。
    说实话,她还是挺心动的。这是她上学时就最喜欢的一个细分领域工作,没想到真有希望实现!
    两个年轻人受了指点,都是发自心底的感激赵培儒,庆幸自己来到了这支团队。
    安排好团队里两个年轻人后。
    也到了下班时间。
    “今天一整天下来,我把介入门静脉取栓术提到了高级,然后又获得了一张高级水平卡,以及200点经验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