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年度医学史人物-《外科艺术家》
            
            
            
                
    第(1/3)页
    赵培儒一看就恍然了。
    “难怪这条任务链短,只有四条细分任务。。”
    之前的任务,是要在“肝病学科”领域继续往上。
    他在肝病学科已经有了一定的成绩,再往上自然是难度成倍上升,【任务链】也就难了。
    而这条新【任务链】,是让他全面开花,难度自然就低了。
    【具体任务如下:】
    【任务一:在‘胆胰十二指肠’任选一领域,并改进该领域的手术技术,展现您的综合性实力。奖励:专精级水平卡,经验值卡3000点。】
    【任务二:继续在该领域深耕,并展现您拥有超越省级专科医院的水平。奖励:空白手术技能卡,经验值卡4000点。】
    【任务三:在该领域使用一次联合技术,展现您超越省级优秀名医的实力。奖励:精气神卡,经验值卡5000点。】
    【任务四:在该领域获得科技功臣奖。奖励:身体机能年轻卡。】
    “这是让我全面发力啊。”
    不过,赵培儒也觉得“任务链”中说的有道理。
    尤其是这句”肝胆胰外科一盘棋“,说的非常对。
    现代医学中,只涉及单一脏器领域的其实是少数病人。大多数病人的疾病都是综合性疾病,是区域性得病。
    肝脏、胆道、胰腺、十二指肠,是一个整体性区域,一单的病,往往会互相累及。
    就像是他刚刚在楼道听到的“肝内胆管结石病“。就同时涉及到肝脏和胆管。
    要诊疗综合型疾病,就必须拥有综合型实力。
    也难怪京都的很多顶尖大医院,“肝胆胰外科”不分家。
    像是赵培儒刚刚做的“绝症”先天性胆道闭锁。事实上也已经同时涉及到了肝脏及肝内胆道。
    对赵培儒的个人发展来说……
    之前他选择单一发展肝外科,是为了快速崛起,快速打响名气,同时也积攒手里的基础、底牌。
    而现在,他的底子已经牢固,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兼顾“肝胆胰”里面的细分领域了。
    要成为优秀的外科艺术家,拥有综合实力也是必然趋势。
    “既然让我选择一个领域……“
    赵培儒想了想。
    “现在四院,肝内胆石病人流逝的最多。”
    “这么多的病人,本来都是冲着我来的,我怎么可能让他们失望而走?”
    赵培儒决定,接下来他要在“肝内胆管领域”发力。
    让这些来投奔他的病人,不会失望而走。
    ……
    而与此同时。
    四院肝外科获得“临床医学重点单位”的影响,仍然在扩大。
    各家医院,都纷纷打来祝贺电话。
    行政楼,大院长宋校文,已经接到了不少医院领导打来的电话。
    “老宋,我是真羡慕你啊!”
    “看看你这四院,现在发展的是蒸蒸日上!如日中天!谁能想到,临床医学重点单位,都会降临到你们四院!”
    电话那头的院长,语气中透露着浓浓的羡慕嫉妒意味。
    也是多年的老关系、好关系了,对方说话才会这么直白、露骨。
    “最关键是,这赵培儒主任,怎么就是你们四院的啊!”
    各医院的院长们都知道,四院能有现在的成就,和宋校文的关系可不大。
    宋校文在四院当了好几年院长,一直不见有起色。可赵培儒一横空出世,一突然发力,仅仅半年左右的时间,就让四院腾飞起来了。
    谁的功劳,一看便知。
    宋校文也哈哈大笑。
    “谁让我运气好呢?”
    电话那头,半开玩笑,半认真的道:“你也别自得,赵培儒主任应该没几年,就要退休了吧?”
    “等到时候,我就把他返聘到我们医院!”
    宋校文哈哈笑骂道:“老马,这事你就别想了!”
    等挂掉电话。
    宋校文琢磨起来。
    刚才那虽然是个玩笑,但也给他提了个醒。
    赵培儒主任的退休返聘,确实是个问题。
    四院必须给出足够的诚意,才能留住这个人才。
    否则……
    到时的四院,没有了高端人才,就只是个空中楼阁,只能靠马林等中层支撑,最多只能勉强维持而已。
    少了赵培儒这根顶梁支柱,是肯定保不住高位的。
    ……
    赵培儒办公室。
    门被“咚咚”敲响了。
    一看,各个科室的同事,全都来了!
    有普外科的、急诊科的、消化科的、内镜科的……
    所有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赵主任,恭喜恭喜啊!!”
    “临床医学单位!而且省里钦定,你为单位一把手!”
    普外科郝主任笑道:“赵主任,你现在头衔太硬了,双单位一把手!”
    旁边消化科的主任也笑道:“不止是省级双单位,赵主任的肝外科还是重点发展科室,现在这肝外科,简直是我们各科室的楷模!”
    众人纷纷笑着点头。
    他们心里很羡慕肝外科的发展。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