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先进技术的代表-《外科艺术家》
            
            
            
                
    第(1/3)页
    “您可……”
    秦华春目光中满是敬意:“您可真是深藏不露啊!”
    秦华春认为,赵培儒在这胰腺炎这一领域上的造诣,绝对比他高得多,强得多!
    也珍贵的多。
    因为和他秦华春一样会做这台胰腺切除手术的医生,数不胜数。
    但能想到改进思路的,少之又少,用武侠里的话,这就叫万中无一。
    单论这一点,赵培儒的水平,就比他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秦华春脑海里,还剩下一个念头:
    既然四院在“胰腺十二指肠切除”的水平这么高,为啥还要交换他过来讲课啊……
    众多学生们,听到秦华春的这些话,心里也琢磨过滋味来……
    赵老师的思路,把秦老师也说动了!
    这意味着太多东西了!说明这种新思路,不仅很可能是正确的,而且是更先进的,是对病人更友好的。
    秦华春苦笑着,开口道:“赵老师,您既然有这么高超的技术,哪还用得着我来讲课啊?应该是您给我当老师才对吧!”
    赵培儒随口一笑道:“交换经验,才能互相提高。”
    “你们济仁医院有丰富的临床一线经验,以及从大量从实际工作中总结出来的术前、术中、术后经验,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四院学习的。”
    他这话一说,秦华春佩服的五体投地。
    看看,说的多朴实!多务实!
    赵老师已经做到返璞归真,注重基础细节了!这是他这个层次的很多医生,最欠缺的。也是很多一门心思追求“高精尖”技术的人,还远远达不到的境界。
    同时,秦华春心里,也多了几分庆幸。
    幸好这次来四院讲课。
    虽说被人家的新思路比下去了,但若不是这次机会,他哪能听到这么先进“不切除胰头”新思路?
    那条坊间传言,传的太对了。
    只要能和赵培儒聊上一会儿,就有可能得到指点,从而让你的医术水平提高!
    说的简直太对了!
    秦华春心里想着,以后要是有机会了,一定要多来拜访拜访赵培儒!
    身后的众多四院医生,听了赵培儒的这些话,脸上也多了几分认真和郑重。
    确实,刚才秦华春的讲课内容中,涉及到了诸多细节,都非常值得学习。
    抛开那一套落后的切除术,其他的许多共通细节,都是济仁医院这些年从上万台切除手术中,不断摸索总结的黄金经验。
    “那个……赵老师。”
    秦华春突然想到了什么,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
    “我的理论课之后,还有一台实例手术要做。”
    “我想……请您指点一下这台手术,您看行吗?”
    秦华春惴惴不安,也不知道赵培儒会不会答应。
    新思路被赵培儒阐述出来后,所有学生的思绪,明显都已经放在新思路上。这时候他再继续用旧方法旧思路去做手术教学,谁还有心思看?
    但如果用新思路……他可没把握能拿下来。
    刚才他只听了两个解决方向。但里面的种种细节和需要注意的点,都还没有摸清掌握呢。
    只有请动赵培儒这位“方案提供者”才行。
    赵培儒微微点头:“可以。”
    这是他的任务,当然要做了。
    秦华春听到赵培儒答应,顿时大喜!
    太好了!
    赵老师参与到他的手术,意味着他不仅能得到新方案中具体思路上的指导。说不定,还能见到赵老师那神乎其神的操作技术!
    秦华春兴奋无比:“那您看,您什么时候有空,我们讨论一下具体方案?”
    赵培儒看看时间:“就现在吧。”
    按照秦华春原本的安排,下午就要手术。
    现在距离下午,还有几个小时,正好用来讨论出具体方案。
    说是讨论,实际上就是赵培儒需要临时培训一下秦华春,让其当自己的二助。
    赵培儒带着秦华春,孟祥,牧思思三人,来到他的办公室,讲解分配,分配具体方案任务。
    随着赵培儒的讲解,秦华春也越来越深入的了解到了这种新思路的妙处。
    越是了解,越是被折服!
    “赵老师的这种保留胰头的切除术,因为解剖难度较复杂,操作难度上,比之前要稍高一些。”
    “但问题不大,即便是我们济仁医院的年轻医生,稍加练习和培训后,也能拿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