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兴奋的停不下来-《外科艺术家》
            
            
            
                
    第(2/3)页
    几个月前,赵培儒还在和他合作,其水平,也只比他雷镕高一点点而已。
    没想到仅仅半年过去,赵培儒就已经在和邹斌院士这种全国最顶尖的胰腺领域奠基人合作了。
    邹斌院士已经比他雷镕,高多个档次,甚至和他们深水潭医院的“镇院之宝”陈永铭陈院士,是同一个层次了。
    这种速度,实在惊人。
    ……
    在外界热闹的关注之下。
    江新医院的西院区,却是冷冷清清。
    不对外开放的科研中心,除了偶尔能听到鸟叫声,只有二楼能传来一点动静。
    “赵院长的这一步‘牵开肠壁’技术不错,简直让我惊喜不断!”
    邹斌院士正在验证赵培儒提出的一种“牵开”技术。
    他这几天,情绪高涨,心情高兴。
    因为项目推进速度太快了!几乎每天都有好几个重大难点被攻克!
    傅程等团队成员都发现,自从邹老师来到江新医院后,脸上笑容多了不少,心情很好。
    这一切,都是因为赵培儒。
    以前在西京医院时,每次做项目时,邹斌院士都是那个推动项目工作进展的人。
    这推动,说着简单,实际上要耗费不知多少脑细胞。
    每做一个项目,邹斌院士就会多出不少白头发。
    费心耗力。
    其脸上的笑容,自然就少。
    更多的,是疲倦之态。
    他们这些学生,每每深感自己水平功底不够,无法帮老师分忧,经常自责、惭愧、担心老师的身体。
    可到了这江新医院后,推动项目工作进展的,不知不觉变成了赵培儒院长。
    赵院长的那颗脑子,也不知道怎么转的,就是能比别人转的快,想的多,算的准,理解的透!
    每次邹老师和团队成员们百思不得其解的难点,到了赵院长那里,就好像变得简单了一样,简单几句,就把难点理通了,理顺了!
    “邹老师,今晚早点休息吧,别熬夜了。”
    “是啊邹老师,这接连好几天,您都是半夜两点过后才休息,再这样下去,身体扛不住啊。”
    几个学生,都过来劝说邹斌院士。
    这几天,因为进度飞快推进,邹斌院士兴奋的根本睡不着觉,恨不能一天工作48个小时!
    接连好几个晚上,都是半夜两三点才睡,甚至有一天,到凌晨四五点才睡。
    中年人这么熬尚且扛不住,邹老师都七十多岁了,这么熬太伤身体了。
    邹斌院士看学生们都在劝,推了一把,道:“不碍事,这项目的进度非常喜人,再加班一下,最后的几个难关马上也能攻克下来。”
    “这种势头,可不能减下来。“
    邹斌院士兴致勃勃,根本不听学生们的劝说。
    眼看项目最大的难关攻克在即,他怎么可能停下?
    接连的小成功,就是最好的兴奋剂。
    此刻即便是强行把他摁在床上,他脑子里也全是项目里的东西,根本睡不着觉。
    学生们眼看劝不住,只得跟着做,跟着熬。
    到了晚上一点。
    邹斌院士高兴道:“真不错,培儒的这种电刀切除肠粘膜技术,一下就把显露问题给解决了!”
    赵培儒给他提出了二十多个细节要点。每一个细节要点,都能让他惊喜连连。
    要知道,能让他这位七十多岁,见过无数高新技术的老专家惊喜的,已经很少了。
    可赵培儒拿出来的这些东西,其中有很多是他从未设想过,或是很少涉及的思路。
    这就太令他惊喜了!
    学生们看他做试验做的正在兴头上,也都不敢打扰他。
    看了看时间,反正才凌晨一点,和前几天比较起来,也不算太晚。
    转眼,到了凌晨三点。
    很多中年成员,都已经在忍不住打哈欠了。
    连续的熬夜,让他们睡眠严重不足,身体已经传出种种警告了。
    “邹老师,三点多了,该去休息休息了。”
    邹斌院士瞪了说话的学生一眼:“你没看到这个缝合技术,多有趣么?”
    “胆总管和十二指肠壁,胆总管和胰管内侧壁,胰管和十二指肠壁之间的缝合,每种的缝合技巧都不同,非常精妙的融合在胰胆管成形术中!”
    “这些,平日里我早就和你们说过,要多看、多总结、多思索!”
    “现在这种因地制宜的缝合技术,就是学习的大好机会,都给我仔细看着!”
    众学生被一顿骂,顿时又不敢言语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