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是不是受气了-《九个哥哥团宠小甜包》
            
            
            
                
    第(1/3)页
    苏奶奶又道:“钱给自己家娃,开学的学费,说不定他们就能自己出了,买书买本子的钱也有了,为啥不行?”
    能给自己人,没有必要给其他人。
    苏爷爷没有想过这么多,但此时听苏奶奶一说,觉得还是十分有道理。
    家里的娃儿们都不是乱花钱的性格,给了其实也都能用到正事儿上。
    “你的意思,给他们工钱?”
    “当然要给,不光给,小甜还得多给。”苏奶奶十分大气的说道。
    “奶,为啥要给小甜多给?”苏小四十分不满意地开口嘟囔。
    “不为啥,就为了这主意是小甜想出来的。”苏奶奶瞪了苏小四一眼:“你要是有办法想出赚钱的路子,我也多给你!”
    这臭小子,多给妹妹一点钱咋了?
    就这都要计较,这可不行,回头要好好说教说教。
    要是没有小甜被龙王爷看重,他们这些臭小子别说读书了,能不能吃饱都是问题。
    苏小四也就是这样随口问一句,被苏奶奶这样说了之后,也就是摸摸鼻子。
    小甜拿得多,也是应该的,今天卖出去的东西,小甜一个人就一半呢。
    迟意远显然没想到,苏家竟然还有这样的操作方式。
    他觉得,这简直就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此时的迟意远并不知道,今天这件事,对于他的将来有多么巨大的影响。
    最终,苏奶奶定了,每天净收入的一半拿出来做他们几个人的工资。
    苏小四没想到,还有这样的美事儿呢。
    他得意地想着,一天最少五毛钱,要是赚得更多一些,说不定还能赚个一块钱。
    一个假期下来,就要赚不少。
    他要是再能用这些钱赚钱,那很快就能成有钱人了。
    此时的小伙子还没有想过,什么是真正的有钱人。
    在少年的想象中,身上能有上百块钱就不得了了。
    直到多年之后,他真的成为富甲一方的大老板之后,回想起这个时候,还觉得如同做梦一般。
    转眼之间,二十多天过去。
    这期间,李柱子送了几次鸡蛋,他按照苏奶奶的要求,一次送得比一次多。
    最多的一次,一口气送了八百枚鸡蛋过来。
    李柱子抹去额头上的汗说:“婶儿,您可是不知道,我们红心大队都没这么多的鸡蛋。”
    “那你这些鸡蛋是哪儿来的?”苏奶奶担心地问。
    她是真的害怕李柱子从养鸡场里弄鸡蛋,要是这样,那就犯错误了。
    “婶儿,我把周围大队里的鸡蛋也都收了,我寻思着,过两天还得去其他公社里看看。”
    苏奶奶笑了:“庄户人家的鸡蛋,舍不得吃,就指着换钱买油盐酱醋嘞,你收了,他们也高兴。”
    “婶儿,您说的是,可高兴了,给我说,继续攒着,过几天让我再去。”
    苏奶奶忽然又想到了什么,一面给李柱子倒水,一面开口。
    “柱子,不光要鸡蛋,有各种菜也收一点,我们也用得到。”
    李柱子接过苏奶奶手中的水,一气儿灌下去,才说:“行,婶儿,您要多少,都要啥菜给我说。”
    他寻思,应该是李奶奶家里要吃新鲜菜。
    “柱子,我每天做菜盒子,要的菜可不少。”
    李柱子这才明白过来,忙应下来。
    “柱子,菜一斤给你两分钱,少是少了点,但价格要是再高,婶儿也拿不出来。”苏奶奶笑着说。
    李柱子着急了,忙就开口:“婶儿,您说这话可就折煞我了,收鸡蛋,我都赚了不少钱了,咋还能在菜上赚钱?”
    苏奶奶笑道:“你收菜也要花时间花力气,给你钱咋了?”
    “就是,柱子叔,我们每天帮忙,奶还给我们工钱嘞。”苏小四乐呵呵地说。
    李柱子听苏小四这么说,倒是释然了很多。
    他一直担心,苏奶奶是想着照顾他,所以给他的钱多。
    苏家的院子里有菜园子,陈子安家也有个不小的菜园子,这段时间苏奶奶用的大都是这两个菜园子里的菜。
    但现在用量越来越大,就显得不够用了,偏偏城里的菜太稀缺了,抢不到,还不新鲜。
    “那行,婶儿,这事就交给我,我保证给您办得妥妥当当的!”李柱子连连点头应下来。
    又能多赚一点钱了,这段时间赚的钱可比之前在大队里半年赚的钱还多。
    李柱子不知道苏奶奶他们怎么赚钱,但他很乐意做个中间商赚点儿小钱。
    每天能多一点进账,李柱子就觉得心满意足。
    柱子媳妇知道这事儿之后,也很高兴,一心觉得,苏家帮了自己家不少忙,应该好好回报。
    “咱们家这两年条件不好,过两年好些了,也得给叔和婶儿孝敬。”李柱子沉吟说道。
    虽然不是亲爹娘,但要是没有苏家二老,他李柱子只怕还是个被人看不起的癞子头。
    柱子媳妇点头应着。
    苏奶奶带着几个娃做生意,风生水起。
    两个儿媳妇和苏老三闲着的时候,也会帮忙。
    苏奶奶按照苏小甜说的,劳有所得,只要参加劳动的人,就能获得一定的收入。
    最开始苏老三和齐良英、梁秀三个人还不适应,觉得就是自家人帮一把忙,还要钱成什么了。
    但是过了几天,他们逐渐适应下来,也就顺着苏奶奶的意思,将苏奶奶递过来的毛票子收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