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我坐那不就喧宾夺主了?你一会让姜导过去坐。”吕布扫了一眼,见胡婧、曾嚟旁边的座位空着,又道:“我自己找座,你去接待其他人。” “好的。”这个员工也不敢有意见。 “你怎么跑我们这来了?”胡婧小声的问道。 “我乐意!”吕布笑道。 “一会儿还有媒体记者,你不怕又被乱写?”曾嚟压低声音问道。 “这是公共场合,我看谁敢乱写!”吕布开玩笑的道。 他并不在意。 不坐这就不乱写了? 显然不会。 胡婧和曾嚟没再说什么,跟吕布小声的聊着。 半小时后,所有的嘉宾入场完毕,接着是观众和媒体记者。 随后姜纹在影厅大幕前作了致辞,首映式的观影环节正式开始。 【1976年,南部一个边远的小山村,李东方的母亲因为一双鞋子疯掉,成为疯妈,终日疯疯癫癫,一天,李东方无意发现疯妈发疯的真相…… 1976年,一所大学里,晚上在操场放电影,有五个女人声称被人“摸屁股”,梁老师阴差阳错成为嫌疑犯,有人开始在暗中帮他洗脱嫌疑…… 1976年,老唐和唐妻下放到李东方所在的小山村,老唐天天和村里的孩子们一起上山打猎,逍遥自在,唐妻备受冷落之下,准备寻找自己新的生活…… 1958年,新壃,两个骑骆驼的女人,唐妻和身怀六甲的疯妈,并肩而行,迎接她们的,是两段截然不同的命运……】 当影厅被灯光照亮,全场响起了掌声。 然而吕布粗略扫视一圈,不少人脸上写着一个大大的“懵”字。 很明显,他们没看懂,拍手只是出于对姜纹的支持,因为来的都是粉丝。 不过讲真的,姜纹这次的确有点狠。 一部电影中居然容纳了20年的信息去让观众回味,更要命的是它前面的每个细节都可能在后面形成重要的线索,而一般观众并不可能在长达两个小时里,每时每刻都紧绷着那根搜索的神经。 所以,仅是看一遍,无法将四个部分串联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关于这部电影,现在只能有3种选择: 一是别去电影院看,连想都不要想; 二是去电影院看,但同样也不去想,就完全当作娱乐片对待; 三是从钱包角度考虑,这个选择是最惨的,你看完了,然后想了一下,发现没看懂,只能再看一遍,然后再想,想不通就再看。 归根结底,这次真的应了那句评价姜纹和姜纹电影的老话了:观众一思考,姜纹就发笑,对着白花花的银子,笑得像阳光一样灿烂。 “小嚟,你看懂了吗?” “懂一点,你呢?” “一样。” 胡婧和曾嚟又看向吕布。 吕布张嘴,欲言又止,想了又想,最终给出的评价是:“悬了。” 事实确实如此。 《太阳照常升起》首周末票房仅有680万,总票房有可能过不了2000万,别说什么回本了,这已经是亏得连裤衩都没有了。 虽然豆瓣评分8.3,但是评论界并不看好,一些影评人因为这部电影喊出“姜郎才尽”。 看来,五年磨的这一剑,折了。 加上《鬼子来了》,姜纹连续两部电影给投资人巨亏了上亿。 而这里面,有吕布的1000万。 这天,姜纹扛了一箱茅台来到吕布的小四合院,几天不见,憔悴了许多。(本章完) 第(3/3)页